節流閥是什麼?有哪些功用?快速看懂節流閥原理、構造及應用!

在機械系統中,控制流體的流量是非常重要的事情,而控制流體流量就會用到節流閥,許多機械系統中都有這樣的元件。那麼,你知道節流閥是什麼嗎?其構造又是如何?有哪些功用?想要深入了解節流閥,那麼就讓我們來為你詳細說明!

節流閥是什麼?

節流閥又稱為流量控制閥,是一種用於調節流體(如氣體、液體或蒸汽)流量的裝置。其原理是透過改變流體通道的截面積,來控制流體的流量。節流閥的應用廣泛,可用於各種需要精確流量控制的系統,如液壓系統、氣壓系統、蒸氣系統等。

舉例來說,節流閥就像是水龍頭一樣,我們可以透過改變水龍頭的開口大小來控制水流的大小,因此節流閥就是控制流體流量的裝置。

節流閥的原理&構造是如何?

上述我們已知道節流閥的功用是控制流體流量,那麼其原理及構造又是如何呢?就讓我們詳細說明。

節流閥的原理

節流閥利用改變流體通道的截面積,以控制流體的流量。當流體通過節流閥時,流體的速度和壓力會根據節流閥的開啟程度發生變化。當節流閥開啟較大時,流體可以相對較自由地通過,流量較大;而當節流閥開啟較小時,流體通過的阻力增加,流量減少。

節流閥的構造

節流閥的構造部件主要包含:閥體、閥體、閥桿、閥座、壓蓋、填料等,詳細可參考下表。

部件說明
閥體閥體是節流閥的主要結構,用來容納流體和其他內部元件,通常由鋼鐵、不銹鋼或銅等金屬材料製成。
閥蓋位於閥體的上部,用以封閉閥體,並提供支撐和連接閥桿的功能。
閥桿一種移動元件,用於驅動閥門的開啟和關閉,連接到手輪或執行機構。
閥座閥體內部的固定部分,用於密封閥門並與閥桿配合控制流量。
壓蓋位於閥蓋上,負責固定和密封填料。
填料一種密封材料,用於防止流體從閥桿和閥蓋之間洩漏。
手輪或執行機構用於驅動閥桿的移動,以開啟或關閉閥門。
接頭用於連接節流閥與管道系統,依需求選擇螺紋、法蘭等不同類型的接頭。
流量控制元件節流閥的核心部件,用於調節流體流量,形狀和結構可設計為錐形、針形等形式。
彈簧或其他復位元件在某些設計中,用於自動返回閥桿至預設位置。
指示器或刻度盤用於顯示閥門的開啟程度,方便操作人員進行流量調節。
外殼和保護罩用於保護內部元件或提供額外功能(如防塵、防爆等)。
調節機構用於微調流量控制元件的位置,以實現精確的流量控制。
特殊材料或塗層根據應用環境需求,採用特殊材料或塗層,提高耐腐蝕性、耐磨性或抗高溫能力。
緊急關閉裝置在安全關鍵應用中,用於緊急情況下迅速切斷流體流動。
熱敏元件在熱泵或其他溫度敏感應用中,用於自動溫度調節。

常見的節流閥種類有哪些?

依據功能來區分,節流閥大致可以分為3種,分別為流量控制閥、止逆閥及流量計。

流量控制閥

流量控制閥是節流閥的一種,可調節或固定流體流量的裝置。其有開放式和閉合式2種設計,開放式允許手動調節流量,閉合式則設置固定流量以維持系統穩定性。在需要精確流量控制的系統中,流量控制閥是關鍵元件。

止逆閥

止逆閥又稱為單向閥,是一種允許流體僅按照特定方向流動的閥門,防止流體倒流。其在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確保流體只朝著期望的方向移動,從而保護系統元件,並保持系統的正常運作。

流量計

流量計是一種用於測量流體流量的儀器。其可以精確測量管道中流體的流速或流量,提供關鍵的數據,以便操作人員了解系統的流動情況,並根據需要進行調整。

選購節流閥應注意哪些事項?

節流閥種類繁多,且各自有不同的功能。因此在選購節流閥時,需要根據系統的特定需求和操作條件,來選擇合適的節流閥。以下我們也為你整理出選擇節流閥時應考慮的因素:

  • 流體類型:不同的流體(如氣體、液體或蒸汽)可能需要不同類型的節流閥。選擇時需考慮流體的性質,如:腐蝕性、黏度、溫度等。
  • 流量範圍:需要根據系統的流量需求,選擇能夠提供合適流量範圍的節流閥。
  • 系統壓力:節流閥需要能夠承受系統的最大壓力,並在該壓力範圍內正常運行。
  • 操作方式:根據系統的操作需求,選擇手動、電動或氣動驅動的節流閥。
  • 材料:根據流體的性質和操作環境,選擇合適的節流閥材料,以確保其耐腐蝕、耐高溫或其他特定性能。
  • 連接方式:根據系統的管道設計,選擇合適的節流閥連接方式,如:螺紋、法蘭等。
  • 安裝空間:需要考慮系統中的安裝空間,以選擇合適尺寸的節流閥。

選擇節流閥需要綜合考慮系統的各種需求,以確保選擇的節流閥能夠滿足系統的操作要求,並在預期的操作條件下正常運行。

節流閥是什麼?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經對於節流閥的原理、構造、種類及應用領域等有基本了解。而如果你正在尋找節流閥,卻不知道該如何選擇,歡迎到己見室,我們擁有專業的團隊,可以根據你的需求,提供適合的節流閥和其他零件,讓你的系統可以順利運行。

取自日文「實驗室(じっけんしつ、jikkensitu)」,在自己的網站上做一些實驗性的修改、優化,同時將這份「自己的所見所聞」分享給所有人,在兩個想法的結合下「己見室」就這麼誕生了。 未來會持續以自身經驗、實際操作過的步驟,帶給各位SEO、數位行銷領域相關的優化方法,請各位持續關注這個網站。

Comments

No comments yet. Why don’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