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痔瘡?
痔瘡是肛門或直腸附近的靜脈叢因各種因素而擴張、突出所形成的病症。可分為內痔、外痔,或兩者兼具的混合痔。若此時你正深受痔瘡帶來的不適症狀所困擾,或是想更了解痔瘡成因及預防方法,那就讓己見室帶你一起深入探討吧!
痔瘡的成因
痔瘡的成因可能與許多因素有關,比如:長期久坐、排便時用力過度、飲食習慣不佳等,都是常見的原因。而懷孕和肥胖則是兩個容易導致痔瘡的生理因素,因為它們會增加腹腔內的壓力,進而導致直腸靜脈叢擴張。
痔瘡症狀有哪些?
痔瘡可分為內痔和外痔,根據其位置和嚴重程度的不同,痔瘡的症狀也會有所差異。
內痔的症狀
內痔通常位於肛門內側,最常見的內痔症狀是無痛血便,通常會在排便時發現鮮紅色的血液。然而,內痔在發展到一定階段時,也可能會從肛門脫出,甚至在嚴重的情況下無法自動還納,且導致疼痛和不適。
外痔的症狀
外痔則是位於肛門外側,常見的症狀包括劇烈疼痛、異物感,以及肛門周圍的腫脹或硬塊。特別是當血栓形成時,疼痛可能會更加劇烈。不過,這些症狀通常會在數天內自動緩解。
痔瘡的分級系統
內痔通常根據其嚴重程度分為1~4級:
分級 | 症狀 | 治療方式 |
---|---|---|
1級 | 無痛血便 | 非手術療法(飲食調整、局部用藥等) |
2級 | 排便時痔瘡脫出,但可自動還納 | 非手術療法(橡皮圈結紮法、注射療法等),或手術療法 |
3級 | 排便時痔瘡脫出,需要手動還納 | 非手術療法(橡皮圈結紮法、注射療法等),或手術療法 |
4級 | 痔瘡脫出,無法還納 | 手術療法 |
如何診斷痔瘡?
通常醫師會藉由視診、肛門指診、乙狀結腸鏡或直腸鏡等檢查來診斷痔瘡。若需要排除其他病變,則可能會進一步安排大腸鏡檢查。
痔瘡的治療選項
痔瘡的治療方式主要取決於其嚴重程度和個人狀況,常見的治療方式分為非手術和手術療法。
非手術療法
- **飲食調整:**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,並多喝水,以保持大便軟硬適中。
- **局部用藥:**使用含有止痛、消炎成分的藥膏或栓劑。
- **橡皮圈結紮法:**可用於治療2~3級內痔。
- **注射療法:**將硬化劑注射到痔核中。
- **紅外線凝固療法:**利用紅外線凝固痔核的血管。
手術療法
手術治療通常是針對4級痔瘡,或是非手術治療無效的情況多考慮的治療方式。手術療法包括傳統痔瘡切除術和環狀痔瘡切除術(又稱為「吻合器痔瘡切除術」)。這些手術通常可在1天內完成,且術後復原時間較短,通常在術後4~6周即可完全恢復。
如何預防痔瘡?
預防痔瘡的關鍵在於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以下是一些簡單易行的建議:
- 避免長時間久坐或久站,以減少肛門周圍靜脈的壓力。
- 多喝水和增加膳食纖維攝取,以保持大便軟硬適中,減少排便困難和便秘的機會。
- 避免排便時用力過度,或長時間在馬桶上停留。
- 維持健康體重,以減少腹部對靜脈的壓力。
- 定期運動,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消化。
尋求專業協助
痔瘡是很常見的病症,若你出現上述痔瘡症狀,建議盡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,以獲得合適的診斷和治療方案。而在日常生活中,如果你需要一款讓你長時間久坐也無痔的好椅,那就歡迎到己見室,我們提供多款人體工學椅,幫你守護好臀部的健康!
Last Updated on 14 4 月, 2025 by 己見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