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也是每天早上醒來就要喝一杯咖啡才能提神醒腦的人嗎?根據研究,全球有超過80%的成年人每日攝取含咖啡因的飲料,這代表咖啡因已經成為多數人不可或缺的「提神好夥伴」,而這也讓我們對咖啡因有了一種「既熟悉又陌生」的感覺。究竟咖啡因是什麼?其作用和副作用分別為何?本文就要帶你一探究竟!
咖啡因是什麼?
咖啡因(Caffeine)是一種黃嘌呤生物鹼化合物,是一種天然存在於茶葉、咖啡豆、可可豆及瓜拉那等植物中的生物鹼,並具有苦味及微酸的特性,同時也是全球最多人使用的精神活性物質。咖啡因攝取後會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,透過阻斷腺苷的作用來達到刺激效果,進而讓人產生提神、抗疲勞的感覺。
常見的咖啡因來源有哪些?
根據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說明,除了咖啡、茶葉等天然食材外,咖啡因也常被添加於軟性飲料、能量飲料、咖啡飲品、可可飲品、茶飲,以及某些藥品、食品中。因此,想要避免過量攝取咖啡因,就要先知道這些常見來源的咖啡因含量究竟是多少,才能做好每日攝取量的控制。
(以下資料僅供參考)
飲品 | 容量 | 咖啡因含量 |
茶 | 100毫升 | 約20~30毫克 |
咖啡 | 100毫升 | 約60毫克 |
可樂飲料 | 100毫升 | 約10~13毫克 |
功能性飲料 | 100毫升 | 約40~60毫克 |
美式咖啡 | 240毫升 | 約95毫克~200毫克 |
濃縮咖啡 | 30毫升 | 約63毫克 |
紅牛能量飲料 | 240毫升 | 約80毫克 |
可口可樂 | 355毫升 | 約34毫克 |
紅茶 | 240毫升 | 約30~50毫克 |
綠茶 | 240毫升 | 約30~50毫克 |
可可 | 240毫升 | 約4~5毫克 |
咖啡因的作用及副作用
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咖啡因的基本作用,就是能夠讓人提神醒腦,精神飽滿。但事實上,咖啡因的作用還不僅於此,甚至也可能因為過量攝取而引發副作用。以下就讓我們來一一說明吧!
咖啡因的作用
• 增加警覺性:咖啡因是一種興奮劑,能夠幫助提升警覺性,讓人更難感到疲倦。
• 提升運動表現:研究指出,咖啡因可改善耐力運動的表現,並讓肌力更加強健。
• 增加專注力:咖啡因可提升專注力及集中力,讓人更能夠專心於工作或學習上。
• 減重輔助:咖啡因可促進新陳代謝,並抑制食慾,進而幫助減少體重。
咖啡因的副作用
• 失眠:咖啡因可阻斷腺苷的作用,進而讓人產生眼皮跳、心悸等現象,並導致失眠。
• 消化系統問題:過量攝取咖啡因可能導致胃酸分泌增加,進而引發胃部不適或潰瘍。
• 心血管問題:過量攝取咖啡因可能導致心悸、心跳加速或血壓升高等問題。
• 焦慮:過量攝取咖啡因可能導致焦慮、易怒或精神緊張等情緒問題。
※上述作用及副作用仍會因個人體質的不同而有所差異,故建議平時應適量攝取咖啡因,並注意個人耐受性。
咖啡因代謝需要多久?
根據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說明,當攝取咖啡因後,約45分鐘就會被完全吸收,並在15分鐘~2小時內達到高峰濃度。隨後,咖啡因會透過肝臟的代謝酶進行代謝,代謝後的產物則會透過尿液排出體外。
而咖啡因的代謝時間會因個人差異而有所不同,根據研究顯示,成人的咖啡因代謝時間約為4~6小時,但若是孕婦則會延長至9~11小時,嬰兒則是約72~96小時。
誰不適合攝取咖啡因?
由於咖啡因攝取過量會影響到生理狀況,因此以下這4類族群應避免或限制攝取咖啡因:
• 孕婦及哺乳婦女
• 對咖啡因過敏或敏感者
• 有心血管疾病、胃食道逆流等病症者
• 嬰幼兒
若你有以上狀況,建議應諮詢專業醫師,並依照指示來攝取咖啡因,以免造成身體的不適。
如何安全攝取咖啡因?4種方法推薦
想要安全攝取咖啡因,建議可參考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所提供的每日建議攝取量:成人每日攝取量不超過300毫克、孕婦每日攝取量不超過200毫克,並且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以避免咖啡因過量攝取的副作用。
• 調整咖啡因攝取量,讓身體有適應的時間
• 避免空腹攝取咖啡因
• 注意咖啡因攝取時間,盡量避免在睡前4~6小時攝取
• 維持規律的作息,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休息
咖啡因適量攝取確實能夠對身體產生正面的作用,但如果過量攝取,則可能引發身體不適,甚至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。因此,建議平時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並注意咖啡因攝取量,才能讓咖啡因成為生活中的好夥伴。而如果你對咖啡因仍有疑慮,也可諮詢專業醫師,讓醫師來為你的身體狀況提供建議。
Last Updated on 18 12 月, 2024 by 己見室